按省份选择

搜索

国内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城区

广州

深圳

广州

深圳

广州

深圳

广州

深圳

广州

深圳

广州

深圳

广州

深圳

广州

深圳

广州

深圳

广州

深圳

博士后 面议

广州市 3年以内 博士 高校/科研机构
立即申请

广州医科大学

高校 | 10000人以上

收藏
职位描述
01

岗位职责

1、免疫调控生物材料用于重大疾病治疗; 2、基因递送载体材料研究; 3、纳米生物学与纳米生物识别机制研究; 4、生物医用材料用于组织修复研究。
02

任职要求

1、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入站半年内); 2、具有材料学、高分子化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研究背景的申请人优先考虑; 3、有较强的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4、博士期间或近三年发表过SCI论文,影响因子5分以上至少一篇。
03

工作地点

单位介绍查看所有职位>>

1、梁兴杰 教授 院长,现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技学院纳米生物学首席讲座教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担任973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香港大学荣誉教授。2022年12月,梁兴杰教授在广州医科大学组建了“纳米免疫工程研究团队”,主要从事纳米结构的生物学效应,以及设计构建纳米药物提高药物输送效率并研究其克服临床适应性耐受的作用机制。目前已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Nature Review Bioengineering、PNAS、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 余篇,文章引用率超 31000 次,H-index > 97。现担任Exploration期刊主编,Biomaterials期刊副主编等学术职务。 2、郭伟圣,现为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入选者,广东省杰青、广州市高层次医学重点人才、广州医科大学第三层次“南山学者”引进人才。分别于2010和2015年于天津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NIH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访学和工作。目前在Nature Nanotechnology、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Review Bioengineering、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学术论文40余篇,10以上高水平论文3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主要围绕“纳米生物材料和免疫监测调控”开展研究,已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中科院“中国-伊朗”国际合作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10余项;现为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再生医学分会委员。 3、欧阳江,现为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引进人才,于2013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20年在中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哈佛医学院和暨南大学进行访学和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PNA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dvanced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篇,其中10分以上的18篇,论文总被引4500多次,H因子30,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期刊杰出审稿人,担任Exploration期刊青年编委。目前在广州医科大学主要开展纳米药物及生物材料在肿瘤免疫治疗和组织修复与再生等领域的相关研究。 4、金召奎,现为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广州医科大学 “南山学者”引进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后备级。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曾先后在深圳大学进行博士后和副研究员工作。近些年一直专注于纳米气体诊疗剂的可控释放、靶向递送和重大疾病治疗机制的研究。目前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National Science Review、Nano Today、Bio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17篇,其中IF大于10的8篇,申请了10项国家发明专利。主要围绕“智能控释气体信号分子的纳米生物材料设计及在免疫调控中应用”开展研究,已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基础研究等项目5项。 5、毛成琼,现为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广州医科大学 “南山学者”引进人才,本科及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等科研机构进行博士后和助理研究员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可调节肿瘤免疫代谢的核苷类小分子药物和核酸药物的递送研究。目前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Advanced Materials, Biomaterials, Molecular Therapy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论文他引3500余次,H因子24。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的研究工作被Newswise、AAAS EurekAlert、Science Daily等多家媒体报道。曾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求是研究生奖学金、GE通用科技创新奖等多项奖励。 6、吴可可,现为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引进人才。分别于2014和2020年于暨南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南方医科大学进行博士后和副研究员工作。主要围绕血液净化材料、软/硬组织修复医用材料、干细胞外泌体与再生医学等相关研究,近年来在Advance Science, Bioactive Materials, Small,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7项。担任广东省项目评审人,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s (BEC)青年编委,现为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3D打印与再生医学分会委员。 7、王义峰,现为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引进人才。2020年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和博士后研究工作。致力于以“蛋白冠”为识别核心的纳米材料界面与生物系统界面相互识别机制的基础研究,绘制了蛋白冠介导的纳米材料与细胞膜受体识别动力学模型,揭示了不同形貌纳米材料跨活细胞膜的过程和力学特性,提出了棒状纳米材料的“间歇旋转”跨膜机制等。目前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ACS Nano、Small、Nano Research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x